隔离点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防控的医疗废水高效一体化处理工艺流程图
① 格栅渠
医疗污水经预消毒前要设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杂物和悬浮物,防止这些杂物堵塞水泵和影响后续处理工艺过程。
②预消毒池
随后废水自流进入预消毒池,采用含氯或过氧类消毒剂,去除其中致病菌,从源头减少二次污染的危害。
③预处理池
而后废水进入预处理池,采用添加还原类剂,将含氯或过氧类消毒剂进行还原,防止残留消毒剂对后续生化处置造成影响。
④调节池
调节池起调节水量、水质和沉淀作用。
⑤厌氧池
厌氧池采用新型高效 MBBR 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能力强,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且该填料密度小于水,悬浮于水中,*外加动力搅拌,即节能又弥补了传统厌氧池混合不均的缺点。
⑥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采用成熟的组合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且挂膜、脱膜容易,不会堵塞和结球,耐冲击,完全适应医疗污水较大的冲击负荷;其次,接触氧化池的曝气采用管状曝气器,该曝气器溶氧利用率高、服务面积大及故障率较低,即节能且充分**了污水设备整体的正常运行。
⑦MBR 池
MBR 池膜采用 PVDF 平板膜,该类膜孔径小、通量大、抗污染能力强且*频繁反洗,可有效拦截致病菌,防止其扩散污染。
⑧消毒池
消毒池采用含氯或过氧类消毒剂、臭氧等强氧化类物质,充分做好排水的后一道屏障,保证其排放合格。
⑨污泥池
单独储存与处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该污泥先经消毒处置,而后
隔离点污水处理设备
的爆发,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水资源的安全问题,重视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建设、医院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水质监测、环境修复等领域,这将有助于促使行业的发展。预计之后,国家会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污泥处置等环节的卫生学指标的,对出水水质、污泥无害化处置等服务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为了应对避免风险区域的现场作业,预计包括水质在线、水厂远程监控、管网智慧运营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这将加速水务行业智慧化转型的进程。
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按照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指南要求执行:
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10mg/L。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当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