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屠宰加工厂污水处理设备
屠宰业是我国出口创汇和**供给的支柱产业之一,屠宰废水来自牧畜、禽类、鱼类宰杀加工,是我国**污染源之一。据调查,屠宰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加工工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屠宰废水的污染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屠宰废水呈红褐色,有腥味,含有大量血污、皮毛、碎骨肉、蹄角、油脂和内脏杂物。CODCr 、BOD5 、氮、SS等指标均较高,如CODCr600~6000mg/l、BOD5 300~3000 mg/l、SS 400~2700mg/l。BOD5/COD≥0.5,可生化性优良,无毒性。屠宰废水受其生产过程的影响明显,其水质水量波动范围较大。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虑屠宰废水的处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70年代国内屠宰废水处理仍为一级处理,80年代以后,新的处理工艺和技术逐渐被开发并得以应用,屠宰废水的处理程度不断提高。本文从生物处理、自然生态处理、化学处理等方面加以讨论。
工艺流程
格栅井+隔油池+化粪池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池;
二、设备原理
由于屠宰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大块漂浮物(血污、毛皮、杂物 染物等),因此先用格栅予以拦截下来,以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因为屠宰污水中含有血污、油脂等大分子**物存在,直接进入好氧将很难降解,因此格栅出水进入隔油池。屠宰场现有化粪池能够起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现有出水浓度依然很高并且夹带部分油脂,为了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因此考虑在屠宰场污水处理设备前端加一座隔油池以去除油脂。
屠宰场因为工作时间的因素,它的排水周期跟其它污水排放周期不同,它主要集中在夜间排放,因此必须设置一个较大的化粪池来调节水质水量以保证整套设施的正常运行,减轻对后续设施带来的冲击负荷,污水经化粪池收集然后通过泵泵入气浮池。污水经过前端化粪池及气浮池处理后,污水中依然含有大部分大分子**污染物,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其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为后续好氧生化做准备,并且考虑到污水中氮和总磷的**标,因此必须设施好氧—缺氧的交替运行环境来达到硝化—反硝化的交替运行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此处通过设置水解酸化池将后续好氧处理出水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来实现。